盧澔老師:關注化學重要時事、歷年高頻出題範圍

 

樂學網化學科盧澔老師為考生們提供備考建議。他指出,今年的化學出題可能與幾項重要時事議題緊密結合,另外也根據往年的題型,歸納出多項出題重點,幫助學生高效掌握重點與考題趨勢。

 

 

 

化學科盧澔老師歸納學測高頻出題重點,時事題建議考生鎖定蛋白質與綠能做準備,提供清晰的備考方向。(圖/樂學網提供)

化學科盧澔老師歸納學測高頻出題重點,時事題建議考生鎖定蛋白質與綠能做準備,提供清晰的備考方向/樂學網提供

 

盧澔老師表示,今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小分子RNA與蛋白質結構的研究突破,這兩大主題在生物、化學領域中具有高度應用價值,在醫學與生物科技的未來發展也是舉足輕重,學測出相關考題可能性極大,例如蛋白質結構的功能性分析、小分子RNA的作用機制,或DNA與RNA的相互關係等基礎知識。

此外,能源議題中的綠能轉型也是重點之一。盧澔老師強調,隨著全球推動淨零碳排,綠能技術如太陽能、風能的原理與應用可能成為試題的一部分,考生需要理解相關科學概念並能應用於實際問題解決。掌握這些方向,將有助於考生在考場上應對可能出現的跨領域試題。

針對元素周期表相關考題,盧澔老師認為,金屬性與原子半徑是很可能出現的重點。而化學鍵則常與粒子分析、物質導電性及電解質種類等概念搭配出題,考生需要熟悉熔點高低的判斷方式。此外,化學式的求法屬於必考範圍,而化學計量的題目數量通常不止一題,預估可能出現兩至三題,建議考生充分準備。

原子說的部分,根據三大原子說的核心支撐理論—定比定律、倍比定律及質量守恆定律,因質量守恆定律因為在國中已經頻繁考過,而根據50年以來聯考的出題比例顯示,倍比定律的考試機率高於定比定律,因此,建議考生在準備過程中,應多花時間熟悉倍比定律的相關知識與題型。

至於溶解度相關考題可能聚焦於溫差問題,例如從高溫降至低溫或由低溫升至高溫的變化情境。考題可能要求考生計算為維持飽和狀態需要吸出或加入的溶質量,並結合圖形分析作答。至於水溶液中的酸鹼議題,pH值與當量點的計算仍是重點。而在氧化還原方面,考生要熟悉氧化劑與還原劑的角色判定,並能準確分辨氧化還原反應的方程式及反應類型,這類題型有較高出題機率。

盧澔老師鼓勵考生在最後階段有清楚方向,準備就能事半功倍,最後準備階段穩定下來集中精力,定能順利迎接學測挑戰。

👉 了解更多學測課程

👉 觀看更多學測影片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樂學網 的頭像
    樂學網

    樂學網

    樂學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